商超乱局:真降价与伪折扣背后的经营逻辑

日期:2025-08-18 20:06:35 / 人气:9


近两年来,一场折扣化浪潮席卷实体商超行业,经营者们或加盟折扣品牌,或改造老店,纷纷试图在这场变革中找到出路。但折扣化究竟是一种业态、一种模型,还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经营理念?当 “折扣” 成为商超的高频标签,消费者如何辨别真降价与伪折扣?实体商超又该如何通过折扣化实现价值重构?
一、折扣化:一场 “一把手” 主导的理念革新
传统商超的折扣化转型,恰似为 “发炎的肌体” 寻找治疗方案。是用 “抗生素”(折扣化理念)快速消炎,还是寄望于肌体自我恢复?这个决策考验着企业 “大脑”—— 一把手的决心与判断力。
巡物社 CEO 朱志勇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做折扣化,就要下定决心,公司上下达成共识,如果患得患失,摇摆不定,没有一家能做成功。” 折扣化不是简单的价格调整,而是对整个经营体系的重塑,需要 “用足剂量” 的执行力。若只是浅尝辄止,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让企业对 “折扣疗法” 产生耐药性,陷入更难逆转的困境。
在这场转型中,“一个人的战斗” 决定着全局走向。一把手必须清醒认识到:折扣化的核心不是低价卖货,而是通过运营效率的提升实现可持续的低价,这需要从资金周转、供应链管理到门店执行的全链条革新。
二、折扣化的四个层级:从表象到本质的穿透
当 “折扣” 成为商超的标配,消费者直观感受到的 “便宜” 只是最终结果。要实现真正的折扣,需从四个层级由表及里地构建能力:
(一)降低售价:折扣的终极呈现
折扣店的定价逻辑与传统商超截然不同。核心商品采用 “裸价 + 15%” 的定价原则,目标是击穿竞争对手的进货成本,形成 “让对手无法还手” 的价格优势。这种定价不是盲目降价,而是建立在前端高效运营基础上的精准出击,给顾客带来 “意想不到的惊喜”。
但不少商超本末倒置,直接从降价入手,却未优化背后的运营体系,最终陷入 “零售价降了,效率没提” 的伪折扣陷阱,沦为 “夹生饭” 式的转型。
(二)商品采购水平:折扣的供应链根基
采购并非简单的 “压价”,而是要精准匹配顾客需求。需明确 “做大哪些分类、调减哪些单品”,掌握大单品现采、分批采购的节奏。若缺乏规划,盲目现采只会导致库存积压,最终不得不折价清仓,反而增加成本。
某啤酒 OEM 工厂负责人的经历颇具警示意义:今年拒绝的零售商比合作的多,只因部分商超跟风做自有品牌,未测算真实需求就随意订货。对商超而言,“搞清自己要什么” 比 “去哪里采” 更重要,否则采购环节的低效会直接抵消价格优势。
(三)运营效率提升:折扣的体系保障
资金快速周转需要全部门高效协同,从商品在架周转率到库存周转率,都需门店自主把控。传统商超依赖供应商促销员、业务员上货的模式必须打破,员工需承担更多责任。若人员配置与工作标准未同步升级,贸然转型只会降低顾客体验,导致人员不稳定。
折扣化改造如同 “高考”,考验的是综合素质。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会让 “低价” 难以为继。
(四)资金使用效率:折扣的核心引擎
折扣化需要宽裕的自有资金储备,供应商垫资模式难以为继。对经营者而言,利润率可以降低,但资金周转率必须提高 —— 一年周转次数直接决定盈亏。缺乏快速周转的资金支撑,折扣生意终将难以为继。
这四个层级环环相扣,最终落在资金使用效率上。忽视周转率的转型,如同无本之木,短暂繁荣后必然陷入更深的危机。
三、伪折扣的陷阱:假裸采与真压榨
裸采本是降本增效的有效方式,却被部分商超异化为压榨供应商的工具。这些企业打着 “折扣化改造” 的旗号,既要求低价,又索要扣费,还强制退货,延续着 “甲方思维” 的傲慢 —— 认为 “坑走一家还有下一家”。
实则,与商超规模匹配的优质供应商并不多,“去中间商” 对多数商超而言仍是伪命题。在规模不足、仓储物流能力有限、员工自营能力待提升的情况下,分散现采、多渠道进货只会加剧混乱。真正的做法是:理清商品配置,寻找能支撑品类经营、配合商品开发的货盘服务商 —— 这类资源本就稀缺,将其拒之门外,商超损失远大于供应商。
正如某供应商所言:“做企业要有契约精神,别人别欠我的,我也不欠上游的。” 这种诚信正是折扣化生态的基石,破坏它的商超,最终会被供应链抛弃。
四、真折扣的标尺:可参考的运营目标
折扣店的本质是 “以效率补毛利”—— 通过击破价格认知实现快速周转,用高销售频次弥补低毛利率。以下几个数据可作为转型参考:
员工工资与销售额比:门店月工资总额不超过 1 天销售额。例如 40 人团队(人均月薪 3500 元),日销需达 14 万以上。
费用率控制:整体费用(含房租、工资、损耗等)不超过销售额的 12%。
毛利率红线:全店综合毛利率不超过 15%(生鲜更低),以形成绝对价格优势。
生鲜占比限制:生鲜(不含加工)销售占比不高于 40%,通过强化标品销售保障毛利。
这些目标看似严苛,却是盈利门店的共同特征。达到者寥寥,正因折扣化的核心是效率之争,而非简单的价格战。
五、结语:存量时代的效率突围
存量竞争下,商超折扣化不是 “赌博”,而是必然选择。当所有企业都按折扣化标准提升效率时,“折扣” 标签自然会消失 —— 因为高效运营将成为行业标配。
伪折扣的乱局终会过去,能存活的商超,必然是那些真正实现资金周转、运营效率、供应链能力全面提升的企业。对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 “真降价” 的普惠;对行业而言,这是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升级。在这场贴身肉搏的零和博弈中,效率才是终极战场。

作者:耀世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TG: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耀世娱乐-耀世注册登录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