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可互查财产:公平让爱更长久
日期:2025-10-19 16:35:16 / 人气:3

配偶间财产查询制度的落地,是国家以公权力介入家庭私域、平衡婚姻内部经济话语权的重要尝试。它既矫正了市场机制下“只认货币收入,不认家庭贡献”的偏差,也直面职场男女薪酬差、女性升职天花板、生育歧视等现实不平等。尽管仍属事后补救,但这一制度为婚姻中的公平与爱搭建了重要桥梁——正如刘擎在《爱情哲学》中所言,“爱与公平具有统一性,公平让爱更长久”。
一、立法现状:多地推进,立场鲜明
广东成为最新通过地方立法规定夫妻互查财产的省份,《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省内夫妻可互相查询对方名下不动产、车辆等财产情况。此前,多地已展开类似探索:2017年《河北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2018年《江苏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均规定夫妻互查财产,其中河北还将股权纳入查询范围;2024年《福建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则仅允许女性查询配偶财产,引发“为何只保护女性”的热议。
这些立法均以“妇女权益保障”名义发布,预设前提清晰:女性在传统家庭中常处于经济弱势地位,尤其在离婚财产分割中更易陷入被动。国家的干预立场,直指婚姻关系中经济话语权失衡的核心痛点。
二、现实痛点:婚姻经济不平等的深层困境
尽管现代社会倡导性别平等,部分都市女性实现经济独立,但婚姻中的经济不平等仍未根除。传统家庭分工中,丈夫常为财富主要创造者,而承担大量家务劳动、甚至牺牲职业发展的妻子,其贡献价值却被隐性化。即便在离婚案件中法官会“酌情考虑”家庭贡献,但“酌情”的模糊性,让这份价值难以获得与职场薪酬对等的量化认可。
更严峻的是,弱势女性面对配偶转移、隐瞒婚内财产时往往难以抗衡。在婚内出轨案例中,矛盾常错位为原配与第三者的对抗,掌握财产与话语权的男性却置身事外,甚至成为隐性受益者。即便不涉及离婚,“男人养家”的传统叙事也让“共同财产”“家务劳动计价”沦为空谈——民法典虽明确“共同财产”意味着家庭劳动与外部收益同等贡献,但缺乏具体制度支撑,理念难以转化为实际保护。
三、制度意义与局限:事后补救与根源探索
配偶财产查询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以公权力打破家庭财产的“信息黑箱”,为弱势方提供了经济知情权的保障,矫正了“重货币收入、轻家庭贡献”的市场逻辑。但必须承认,这种干预仍停留在事后补救层面,未能触及男女经济地位不平等的根源——职场薪酬差、生育歧视、社会分工偏见等结构性问题,仍需更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四、未来展望:科技革命下的平等可能
学界对改善男女经济不平等的探讨多停留在理念层面,而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为打破固化格局提供新可能。全面智能化时代,就业模式有望打破家庭与职场的二元对立:以往女性兼顾家庭与工作常被迫“回家”,男性为竞争优势需投身“贪婪工作”;若男女均能获得更多时间自主权,家庭分工与财富积累将从单一来源转向双向贡献,婚姻经济话语权也将从依附走向平等。
乐观来看,人工智能或将重塑劳动市场,淡化乃至消弭男女经济鸿沟,实现对所有人的双重解放。届时,配偶财产查询制度将不再是偏向某一方的矫正工具,而是“所有人劳动价值都被认可”的制度呼应,成为亲密关系中公平与爱的双重体现。
结语:以公平为基,让爱更长久
配偶可互查财产的立法探索,是婚姻关系中“公平”理念的具象化。它不仅是对经济弱势方的保护,更是对“家庭贡献无高低”的价值确认。当制度能保障每个人的劳动价值被看见、被尊重,婚姻才能摆脱经济依附的枷锁,回归爱与平等的本质。正如刘擎所言,公平是爱的基石,唯有筑牢这一基石,爱才能在长久的岁月中愈发坚韧。
作者:耀世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 配偶可互查财产:公平让爱更长久10-19
- AI太空基础设施加速成型:“星算...10-19
- 辽宁最后通高铁的城市——抚顺:...10-19
- 市场资金争夺现状与价值蓝筹机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