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西伯利亚力量”:中俄蒙天然气管道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日期:2025-09-19 10:03:40 / 人气:4
9月2日上午,上合峰会与阅兵间隙,中、俄、蒙三国元首举行重要会晤。官方稿件提及深化互利合作,包括推动跨境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等“硬联通”、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等“软联通”以及密切毗邻省州往来等“心联通”。而俄新社和塔斯社当天报道,俄中签署建设“西伯利亚力量 - 2”天然气管道备忘录,管道建成后俄罗斯将每年经蒙古国向中国运输多达500亿立方米天然气,俄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CEO米勒表示这是全球天然气行业规模最大、资本最密集的项目,供气价格低于俄气目前向欧洲客户收取的费用。不过,普通备忘录实际是意向书,无强制力,此处“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可理解为框架性合同,具体订单通过补充协议执行。
国际天然气贸易方式及中国进口现状
国际天然气贸易有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和管道天然气运输两种形式。LNG运输灵活,但价格相对偏高,需经过“液化→运输→再气化”三个昂贵环节;管道天然气运输一次性投入巨大,摊薄后单价较低,比LNG便宜30%左右,适用于长期合同、近邻国家和地缘政治联盟之间,但需承担一定政治风险,如“北溪2号”。
2024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达1.3169亿吨,其中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为7665万吨,管道气进口量为5504万吨,这得益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全面贯通。中国目前拥有三条跨境天然气管道,它们在天然气供应中各有特点和作用。
中国现有跨境天然气管道
中国 - 中亚天然气管道
中亚天然气管道设计年最大输气能力为600亿立方米,实际年输气量在400亿至550亿立方米范围。天然气经霍尔果斯口岸入境后,并入西气东输管网,最终输送至27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保障5亿多居民用气。中亚输送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最便宜,低于俄罗斯,甚至只有LNG进口到岸价格的一半稍多。这是因为中亚国家自身消费量有限、亟须出口创汇,但作为内陆国,向欧洲输气的通道被俄罗斯垄断,所以中国有巨大议价权。中国能够获得且陆地毗邻的大宗能源方向主要是俄罗斯和中亚,两者互为竞争与备份关系,早期莫斯科不愿意中亚与中国走得太近。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1号)
最右侧的蓝色箭头为“西伯利亚力量1号”,在黑龙江黑河接入中国输气管道,向南可直达上海。2024年,该管道年输气能力已增至380亿立方米。中俄围绕这条管道的合同谈判磨了十几年,俄方立场强硬,坚持要求以向欧洲供气的价格对华供气。1999年双方最接近签署合同时,俄方开价180美元/千立方米,中方出价165美元/千立方米,后因国际能源市场价格飙升,谈判不了了之。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普京才予以部分让步,一般认为供气价格在中亚输华天然气价格和俄罗斯输欧天然气价格之间。俄罗斯天然气输送的三个方向中,经蒙古直接入境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尚待建设,经东北入境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已投入运营。
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是连接中国西南地区和缅甸的原油及天然气输送管道,全长793公里,起点为皎漂港,经云南瑞丽入境。它由天然气和原油管道两部分组成,石油管道终点为昆明,天然气则继续南下抵达广西南宁。该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和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对西南地区供气的LNG船无需绕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只需在缅甸印度洋沿岸港口卸货即可。中缅天然气管道的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年,作为过境条件,缅甸每年可在其境内截留不超过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背景与进展
俄乌冲突爆发前,2021年俄罗斯向欧盟出口约1550亿立方米天然气,到2023年,俄管道天然气在欧盟能源进口总额中的份额从2021年的41%大幅下降至8%左右,几乎被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取代。能源产业是普京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支柱,俄方不得不寻找新“大客户”,目光投向中国,“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应运而生。
根据俄新社消息,“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将从西西伯利亚气田经蒙古国向中国输送每年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合同期限为30年,基本能够弥补“北溪 - 2”管道留下的空缺。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俄方几乎每次高层会晤都会提及该项目,2024年9月,普京亲自动身前往乌兰巴托与蒙方协调立场。
中国对“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持慎重态度的考量
能源进口多元化策略
中国追求多元化、平衡的能源进口策略,广泛从中东、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采购天然气。若西伯利亚力量1号、2号全面投入使用,再叠加液化天然气,俄罗斯将供给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约三分之一,这可能使中国能源进口过于依赖俄罗斯,不符合多元化战略。
三方谈判复杂性
由于线路需过境蒙古,谈判变成复杂的三方谈判。蒙古有意收取高昂建设与过路费,若绕道中国东北,路程将被迫延长2000公里以上。此外,蒙古境内的管路由谁负责建设管理,中国和俄罗斯谁拥有更大话语权,也是潜在的博弈焦点。
管道天然气交易局限性
与可灵活交易的液化天然气不同,管道天然气很难转卖,即便合同未禁止,在技术和经济性上也十分复杂,因此必须事先做好详细的供销规划。
国内市场需求与成本
尽管俄罗斯提供低廉的基础天然气价格激励项目启动,但中国需在沙漠和戈壁中建设数百公里天然气管道,将项目连接到主要需求中心——环渤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已有密集、成熟、来源多样的天然气管网,且北方城市“季节性用气”现象比南方城市更明显。若环渤海地区消费量饱和,天然气输送到更远的南方,成本会上升。
俄罗斯政策的不确定性
俄罗斯对“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紧迫感由乌克兰战争催化,战争不会永远持续,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也未必长期紧张对抗。一旦时过境迁,俄方可能恢复对欧天然气出口,维持对华减价销售的意愿会大幅降低。
“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的意义与展望
天然气是“过渡性清洁燃料”,从长远看将被可再生能源、氢能、核能等取代。中短期来看,“西伯利亚力量2号”陆路管道能减少中国对海上运输的依赖,增强能源安全,因为当下中国天然气进口一半以上依赖海运LNG,航线受马六甲海峡、南海及地缘局势影响。但当中国能源技术突破或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海路和陆路的选择都将不再重要。因此,“西伯利亚力量2号”和天然气本身一样,是中国在过渡时期的一个选择。
作者:耀世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 一波三折的“西伯利亚力量”:中...09-19
- 餐饮商家,集体上演“擦边餐”09-19
- 硅谷天价挖人挖疯了,AI 人才大...09-19
- 相亲市场 “门当户对” 天花板:...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