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福麻辣烫深陷“价格刺客”风波:多重挑战下的转型之路
日期:2025-11-09 15:17:33 / 人气:39

“月薪万元,不敢吃麻辣烫”“麻辣香锅是一场豪赌”⋯⋯近年来,关于天价麻辣烫、麻辣香锅“刺客”的吐槽屡见不鲜。近日,“一斤豆芽28.8元”的争议价格,再度将杨国福麻辣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当消费者仔细核算账单时,这个以“称重消费”模式开拓行业的巨头,正面临舆论与市场的双重考验。
价格争议引质疑:“克重计价”被指误导消费者
此次风波源于杨国福上新的麻辣香锅品类被曝绿豆芽标价2.88元/50克,折算后约28.8元一斤,远超山姆会员超市有机绿豆芽8.25元一斤的价格,“杨国福1斤豆芽28元贵过山姆”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对此,杨国福客服回应称,因各家门店房租、人工等成本不同,公司未对全国门店售价进行统一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发现,已展开麻辣香锅业务的杨国福门店,点菜柜仅标注“荤素同价,称重计价”,未注明各菜品单价。店员表示“麻辣香锅39.8元一斤,麻辣烫32.8元一斤”,价目表中仅少数荤菜标注单价。而在外卖平台上,北京多家杨国福门店的素菜价格更高,包括绿豆芽在内的素食食材多为3.58元/50克,折算后达35.8元一斤。
作为“称重消费”模式的首创者,杨国福打破了传统按碗售卖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自主选择权,该模式也被诸多麻辣烫及麻辣香锅、冒菜等近亲品类沿用。但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及快消行业分析师林岳指出,杨国福“克重计价、荤素同价”策略虽为保证自身利益,让荤菜显得便宜,但利润往往出在素菜上。这种定价借鉴了称重快餐、自助餐逻辑,实际操作中易误导消费者,换算后价格远高于市场价,对品牌口碑不利。
市场吸引力下降:连锁品牌客单价偏高
红餐产业研究院《麻辣烫发展报告2025》显示,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仍是行业第一梯队品牌,但与价格亲民、性价比高的麻辣烫门店相比,连锁品牌门店吸引力正在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麻辣烫连锁品牌门店人均消费31.4元,比麻辣烫总体门店23.2元的客单价高出35%。
林岳建议,麻辣烫企业应实事求是,摒弃“克重”概念,将更多精力放在菜品品质和服务体验上,同时加强加盟商管理,建立统一价格体系和标准。
上市未果叠加食安问题:扩张与品控难平衡
杨国福曾在2022年2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试图冲击“麻辣烫第一股”。据上市申请书披露,其主要收入来自餐厅运营,包括向加盟餐厅收取加盟费、系统维护费及销售货品。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品牌旗下有5783家餐厅,含21家海外门店。近4年门店版图持续扩张,目前门店数已增长至近7000家,海外门店近200家。
然而,快速扩张背后是门店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甚至屡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今年3月,杨国福苏州印象城店被曝出现老鼠,涉事门店停业整改,公司成立专项调查组加强全国门店监管,每月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和检查,完善管理制度。食安问题与价格争议交织,凸显出连锁餐饮在规模扩张与品质管控间的艰难平衡。
跨界转型求增长:新赛道竞争激烈
除内部问题外,杨国福还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麻辣烫品类发展报告2025》指出,当前麻辣烫门店在汤底口味、食材选择和计费模式等方面趋于相似,差异化不足,品牌竞争压力大,同时还面临火锅、冒菜、串串香等近亲品类的挤压。
为寻找新增长曲线,杨国福近年积极拓展业务边界。今年6月,推出“草本麻辣香锅”正式进军麻辣香锅市场;7月,在青岛试运营59.9元价位自助旋转小火锅,限时29.9元优惠活动曾引发排队。林岳认为,杨国福进军新赛道有供应链延续、定价模式相似等优势,可低成本切入,但麻辣香锅和小火锅市场竞争激烈,如海底捞子品牌也在争夺小火锅市场,同质化竞争中做出差异化是关键,低价、品控、食品安全为核心要素。
作者:耀世娱乐注册登录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 日本存储巨头,业绩暴雷11-19
- AI混战全面开启:科技巨头的智能...11-19
- 东亚第一内卷国,被印度人搞“破...11-19
- 思科被高估了11-19

